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是想往上爬,或是想獲取某種利益,便採取說好話的方式,以花言巧語巴結、奉承別人,或是做出過分親密的事,讓你上當受騙;也有的人是採取拉關係、套近乎,跟你拐彎抹角扯親攀友,這些都是應該警惕的。要想摸準這種人的性格很簡單,因為這種人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急功近利,所以其性格也就暴露無遺。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故事,也許從中能受到一些啟發。
荀攸是曹操的謀士,他從小就有奇才,13歲那年,他的祖父去世了。就在一家人極為悲痛的時候,他祖父昔日的下級張權跑來弔喪。
張權一走到荀攸祖父靈柩前面,就大放悲聲,如喪考妣。他哭著,還一再表示要為故去的老太守守墓,以報答老太守的深恩大德。張權的虔誠表現令荀家上下十分感動,全家都懷著感激的心情準備答覆他提出的請求。這時,始終不動聲色的荀攸,經過觀察,覺得此人態度反常。他想到祖父生前從來沒有向家人提起過張權這個人,可見他與祖父並無深交,更沒有聽誰說過祖父對此人有什麼值得厚報的深恩。他覺得一個人施之過重,必有他意。此人對死者的悲情是言不由衷,對死者之愛也是言過其實。而且張權請求過切,談吐又閃爍其詞,料他必有所隱;再者張權面帶驚憂,必有所懼。荀攸看出破綻,忙找叔父談了自己的疑慮。果然,待叔父喚過張權,經過一番盤查,張權便招認自己犯了殺人之罪,是想藉為老太守守墓之名,逃脫法律的制裁。
荀攸識破張權的言行,是採取站在一旁靜聽,與其保持距離審視地聽,一邊聽他說話一邊搜索記憶,從記憶裏尋找祖父對這個人的影響和說話人所表示的態度的差異,經過對照,確定張權言行有詐。
總之,對向你花言巧語的人,應該採取警惕、戒備和慎聽的態度,這樣你才不會受騙上當。再看另一故事:
呂布戰敗,被曹操手下擒獲。
曹操得知生擒呂布大喜過望。曹操愛才,素知呂布驍勇善戰,武藝高強,天下無敵。虎牢關劉、關、張三英戰呂布,也只不過打了個平手。曹操有意勸呂布歸降自己。
呂布這個人,武藝雖然高強,但是缺乏政治立場,先是做了丁建陽的乾兒子,被董卓用高官厚祿收買,殺了丁建陽;後做了董卓的乾兒子,又被王允設美人計離間了他與董卓的關係,他又殺了董卓。他唯利是圖,反覆無常,對他這個人的品性,天下人都有評論。到他被曹兵所擒時,他的貪生怕死的性格又暴露了出來。當他被推到曹操帳下時,他便用可憐的聲音試探曹操,說:“縛得太緊了,實在難受,請稍松一點行嗎?”曹操訕訕地說:“縛虎不得不緊。”呂布聽出曹操對自己有憐惜之意,便乘機說:“丞相所顧慮的,不過是我。今我為你所擒,只要不殺我,我真心實意輔佐你,天下何慮之有?”呂布一席話說出來,有哀有求,正對了曹操的口味。曹操聽後,就打算留用呂布。
可是曹操佯裝思索。
呂布擔心曹操猶豫,見劉備坐在曹操身邊,便又懇求劉備替他在曹操面前說幾句好話。曹操這時也想聽聽劉備的意見,便兩眼看著劉備。沒料想劉備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丞相難道不記得董卓和丁建陽嗎?”
就是劉備這句話提醒了曹操,曹操立即命令刀斧手將呂布推出斬首。
曹操熟知呂布為人,出於對他武藝的偏愛有意要將他收用,又被他花言巧語所迷惑,正要免他死罪收在麾下,卻被劉備一句話提醒,立刻改變主意將其斬首。姑且不論劉備這一句話出於何種用心,單就呂布這樣品質的人,曹操一旦留下來,對他自己來說,也可以說是凶多吉少。
總之,對花言巧語要存有戒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突然闖進來的“善意”,對超越範圍的“親熱”,對為了達到某種個人願望的“乞求”,都應該慎聽、嚴察,一旦被花言巧語所困,又不聽人提醒,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