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

2012年4月16日

【人性】為什麼要學會用眼睛社交



在我們和別人交談時,有的人會帶給我們舒服愉快的感覺,有的人則會令我們跼踀不安,甚至還有一些人會讓我們覺得不可信賴。這些感覺的產生都是從眼睛開始的,而且往往取決於對方注視我們的時間有多長或者面對我們注視的目光,對方有著怎樣的反應,等等。


眼神交流在人際交往中相當重要。一般來說,當我們和別人說話時,40%~60%的時間裏,我們會和對方目光相接;而在聆聽別人說話時,這個比例會上升至80%。但是,這個普遍規律並不通行于全世界,在日本和某些亞洲、南美國家,長時間的注視會被認為是挑釁或者失禮的行為。日本人在和別人交談時,常常將臉轉向一旁或是看著對方的咽喉部位。如果是對日本文化不了解的歐美人,碰到這樣的情況一定會相當跼踀不安。


在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如果想和其他人建立起和善友好的關係,就應該在談話時多向對方報以注視的目光,這個時間比例至少應該達到60%~70%。這樣的做法一定會讓交談對象對你產生好感。反之,如果在和別人談話時緊張怯懦,注視對方的時間還不到三分之一,那麼對方對你產生不信任感,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這同時也說明,為什麼我們在商務談判時不能戴墨鏡,因為這會讓對方認為我們要麼是借著鏡片的掩護盯著他們,要麼是躲在鏡片後逃避他們的目光。


用目光投送你的真誠和溫暖
目光交流是社交禮儀的要素之一,它對大腦感知欣慰、恐懼和憤怒具有重要作用。在出生的72小時內,嬰兒的目光就會一直追隨自己的母親。當母親靠近他的瞬間,嬰兒的眼睛就會睜得大大的,同時,母親也會睜大眼睛看著自己的寶寶。


就是說,目光對大腦感知欣慰、恐懼和憤怒情緒具有重要作用,而處理潛在威脅的大腦區域如何工作,取決於對方是否在看著你。


比如,在病人身患重病的時候,他們特別需要家人和醫護人員的悉心關照,這個時候,護理人員就需要增強“目光護理”的意識,通過目光護理與患者進行心理、情緒等方面的交流,讓患者從內心感知醫護人員與家人的關愛與幫助,病毒的侵襲隔斷不了那真誠、誠摯的目光。

分享本篇文章

0 意見: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